跪求教育教学方面几个尖端问题^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1 01:49:39
1、如何理解课堂上的“活”,利弊各如何?
2、如何理解公平教育,你是怎样做的?
3、在课堂教学中,不能完成预设的教学任务怎么办?
以上三个问题是我即将参加的一个演说比赛的题目,请网友们发表自我意见,尽可能详尽!谢谢!

让课堂教学活起来——谈语文创新教育的策略

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,创新是知识经济的灵魂。作为基础学科的小学语文教学,面对世纪的挑战,必须毫不含糊地作出自己的回答:通过创新教育,开启学生创新的心扉,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,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,为学生成为21世纪的创新型的人才全面地打好基础。

那么,怎样实施语文创新教育呢?

一、教材要用活

1.挖掘教材中的创新因素

小学阶段的300篇左右的课文,都是创造性的“文”,每篇课文从选材、立意到布局谋篇、遣词造句,都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,都充满了创造的精神。教材是一座创造的宝库,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。因此,我们要善于挖掘创新的因素,凭借教材来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。

如教《火烧云》,有位老师是这样教的:

师:作者说,有些颜色说也说不出,见也没见过,现在请你们通过想象帮他说出来。

生:半紫半黄、半黄半苹果绿。

生:橘子黄、水泥灰。

生:绿油油、蓝盈盈。

师:“绿油油、蓝盈盈”的火烧云也有吗?

生:有!因为火烧云红得像着了火。我们平时见到的火焰有的是绿油油的,有的是蓝盈盈的。这样的火,说明很旺。

这样的思维非常独特,这样的回答非常有个性,而且说得有根有据。这就是创新。

2.要实现课内外的沟通

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,语言教学的真谛就在于引导学生走近生活、观察生活、体验生活,使生活成为语文的内容,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课堂充满活力。

如有位老师教《林海》一课,开课时是这样教的:

师:在生活中,哪些东西多了也称为海?

生:天上的云多了称为云海。

生:人多了称为“人山人海”。

师:今天,我一路过来,两旁金灿灿的油菜花一望无际。

生:(异口同声)花海!

师:怪不得老舍爷爷把看到的大片山林称作为——

生:林海!